北京科思达舞蹈艺术学校在第七届海外桃李杯国际舞蹈大赛亚洲区决赛中夺得金奖

2018年2月20日,由北京科思达舞蹈学校的23名学生所组成的舞蹈团在香港举行的海外桃李杯舞蹈大赛亚洲区决赛中获得金奖。 舞蹈《美丽的季节》中,舞蹈员们的稳健,优雅和自信,赢得了芭蕾舞儿童组的最高奖项。舞蹈员中最小的年仅4岁。 国际著名舞蹈家、舞蹈教育家及海外桃李杯联合创办人潘志涛教授出席了本次亚洲区总决赛。 科思达舞蹈艺术学校是新加坡科思达舞蹈学校在北京创办的第一所舞蹈学校,于2015年开始招收首批学生。 新加坡科思达舞蹈艺术学校和北京科思达国际舞蹈艺术中心为我们的小舞者们感到骄傲,并衷心祝贺她们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海外桃李杯国际舞蹈大赛由著名舞蹈教育家潘志涛教授发起。潘教授也是中国桃李杯舞蹈大赛创办人。 海外桃李杯大赛由泛美中国舞蹈联盟主办,其宗旨是发掘、培养舞蹈人才。此外,比赛也有助于见证中美两国的舞蹈教学成果,进而促进更高水平的舞蹈教学和表演,激发创新,推动世界各地的舞蹈发展。

July 18th, 2018|

广博的幼儿教育队列从智源教育学院毕业以满足教育领域需求

“即便明天你将死去,学习将会让你永生不息” 2018年5月12日,智源教育学院于RELC国际酒店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在这场毕业典礼中,由一位毕业生于在致词中应用了印度哲学家圣雄甘地的语录,在典礼中分享,获得了热烈的回响,在这场1219名学生参加的毕业仪式中广泛流传。该毕业典礼由智源教育学院主办,毕业生分别来自基础课程(Fundamentals)、WSQ HCIC、WSQ ACEY、幼儿保育和教育大专文凭,课程期限介于3个月至30个月。 这些毕业生们已经经过一段长远的路程,将会成为训练有素的合格教师,才能满足幼儿教育机构的需求。 广博的幼儿教育学生队列从智源教育学院毕业 幼儿保育和教育大专文凭的优秀生——陈丽婷女士代表所有毕业生献上感言,同时她引用圣雄甘地的语录来勉励所有同届的毕业生们持续接受专业发展。 幼儿保育和教育大专文凭的优秀生——陈丽婷女士。 此外,陈丽婷女士也说:“幼儿保育和教育职业发展课程培育我们成为幼儿教师,并提供一条途径,让我们的工作中做得更好,同时也得以经历许多有意义的发展途径。” 此外,她也督促毕业生们永不停歇地提高知识、技能和实践技巧,以迎合及满足21世纪教育领域的需求。 同时,陈女士也希望同届毕业生们回应智源教育学院副校长(英语课程)黄慧珊女士的开幕辞,勇于面对未来的挑战,继续寻求更高的知识和保持专业精神。 智源教育学院副校长黄慧珊女士致开幕辞(英语课程) 黄慧珊女士引用了一句非洲谚语:“培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众可育人,也可毁人,孩子们需要“一个村庄”的支持才能进行激动人心的对话,同时相互学习、鼓励以及指引,一同携手度过生活中风暴。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坚持,那大家才能提升职业的高度。她也说道:“若大家想要这种支持,那开始的地方就是自己。” 此外,黄慧珊女士说:“如果一位有素质的教师希望寻求合作并在这个行业中继续成长。 她建议大家设立一个专业的朋友圈,建立聊天小组,并一同进行探索、分享以及互相支持。 最后,黄慧珊女士引用美国作者Roy T. Bennett《The Light in the Heart》书中的话结束她的演讲: “永远不要放弃梦想, 别停止相信, 别轻言放弃, 永不停止尝试,并且 永不停止学习。”

July 17th, 2018|

智源教育学院暨北京师范大学联办课程毕业生正式注册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

637名新加坡的毕业生正式注册成为北师大的校友。他们是自1995年以来 毕业于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BNU,简称为北师大)在新加坡联办课程的学生。 北师大的校友会成立已有125年之久,现在著名的校友阵容包括庞丽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世界幼儿教育组织中国分会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幼儿教育系、中国幼儿教育协会主席——冯晓霞教授 。 两位教授都曾在智源教育学院与北师大联办的学前教育学学士课程中授课。 智源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实博士出席于北京举行的委员会会议。 在2016年年末, 智源教育学院与北师大在新加坡庆祝双方长达20年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表示要接纳海外毕业生注册成为北师大校友的一份子。这是北师大第一次表示要接受学前教育的海外毕业生成为北师大的校友。这也标志着智源教育学院与北师大两方再次开创了一个重要里程碑。出席20周年庆典活动的包括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李家永教授以及北师大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前院长 ——包华影教授。 智源教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11月26日在新加坡庆祝长达20年的合作关系。(左一)祝士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学前教育系主任、曾兼任智源教育学院中文部主任、高级顾问;(左二)李家永教授,北师大教育学学部副部长;(左三)关碧灵女士,科思达教育集团主席,智源董事会主席;(右三)包华影教授,北师大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原国际处处长;(右二)梁远立先生,科思达教育集团执行总裁;(右一)关燕玲博士,智源总裁兼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教育学部分会成立于2016年。作为北师大(BNU)校友的智源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实博士正式成为第一位入选该校友理事会的海外院校代表。同时,她也在北师大教育学部校友会第三次委员会会议上正式提交智源教育学院暨北京师范大学联办课程毕业生名单。 智源教育学院是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以外的第一个海外合作幼儿教师培训学院。迄今为止, 智源教育学院仍然是唯一一所由中国教育部所批准联办课程的海外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学院。 教育学部校友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的合影。 校友会名誉主席——顾明远教授赠送其传记《顾明远教育口述史 》,由陈实博士代表智源教育学院接受馈赠。 陈实博士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副校长陈丽教授 智源教育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始于1995年5月,当时除成功开创了中国教育学课程海外合作的先例,也满足当地幼儿华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双方的合作关系在2002年进一步巩固,当时智源教育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MOU),见证了智源教育学院成为新加坡首个提供幼儿学前教育文学学士学位的师资学院。 第一批学士课程于2004年开始,共有32名学生,其中百分之八十的课程单元由北师大讲师授课,其余的则由北师大批准的当地讲师完成。 自那时起,他们在新加坡的华文幼教教育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杰出的本地 KLCII -BNU毕业生包括现任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PCF)执行主任——陈宝华女士;伊顿国际幼儿学校( Etonhouse Kindergarten)中文课程负责人——赵北燕女士;以及圣雅阁堂幼稚园(St James Kindergarten)中文课程负责人——孙颖女士等等。 2002年9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于北京欢庆 100 周年庆典。左起:现任北师大校长,董奇教授、时任北师大校长,钟秉林教授;智源教育学院代表Lorna Poon 女士,以及时任智源教育学院学术总监,Florence Lee博士。 [...]

June 13th, 2018|

乐心儿在2018年回教发展理事会教育研讨会上展示了“以科技为基础的学习”

在课室中适当地采用科技来教学,将能有效地扩展、丰富、个人化、区分及延展整体的学前教育课程。乐心儿课程创办人及董事长关燕玲博士在回教社会发展理事会教育研讨会2018中展示了这样的远见。关博士受回教社会发展理事会的邀请,在该研讨会的《培育数码世界的年轻创新者》活动中担任主讲人。 这项活动于2018年4月14日,在国大邵氏基金校友会礼堂举办。通讯及新闻部长雅国博士也莅临,并向大约300位包括学前教育专家在内的代表致辞。 雅国博士通讯及新闻部长,在回教社会发展理事会会长拉哈尤布旺女士的陪同下,颁发纪念品给乐心儿。纪念品由关燕玲博士代为领取。 资讯通信媒体发展管理局(资媒局)的数码通识及参与部董事长林来兴先生,与关博士联合呈献了题为《编程与儿童:21世纪教育》的演说。关博士多年的教育理念都紧系这个主题。在将近30年的学前教育经验中, 关燕玲博士一直主张以科技学习作为额外的支持,从识字、数学到艺术、设计和想象力的发挥和超越。 学习如何编写代码将有助于让孩子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 “现在有很多种编码语言,但对于我们年幼的孩子来说,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习一组代码,而是对编程背后的核心技能、算法思路以及演示模式有概念,并在玩耍的同时学习有逻辑、有顺序、有创意地为面对的问题和挑战需求解决方案。 关博士也向与会者解释了将STEAM系统应用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整合在一起的跨学科学习方法,提倡沟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和创新力等方面的高阶思维技能。 关燕玲博士与林来兴先生的演说被编成简单的纲要,让参与者带走参考。 为了阐述乐心儿学童如何无须长时间沉闷地坐在电脑荧幕前,就能利用科技玩具学习编程,关博士放映了一段有关“编程1小时”活动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250位乐心儿学童及教师历经长达1个月、每日1小时的密集编程课程,过程中完全不用任何电脑器材。视频让我们了解到,运用科技辅助学习是如何专注于一个全面的“在成长中学习”,这也是乐心儿STEAM教育的核心部分。 雅国博士在拉哈尤布旺女士的陪同下,在乐心儿《编程与儿童》展位与我们的教程小组交流。 在活动结束前,关博士及资媒局的林来兴先生和华威大学的Shaireen Marchant小姐也在交流时段回答了参与者的询问。 在反应热烈的交流时段中,关燕玲博士与资媒局的林来兴先生、华威大学的Shaireen Marchant小姐以及新苗师范学院的Irma Iryanti女士开心对答。

June 12th, 2018|

爱儿坊幼儿学苑进驻班丹谷

想为学前孩子奠定坚实中文基础的新加坡西南部地区的父母们,可以从2018年6月起加入位于班丹谷新开园的爱儿坊华文幼儿学苑。 爱儿坊是科思达教育集团旗下四个成功的学前教育品牌之一。新学苑位于荷兰路外的班丹谷公寓3区,提供宽敞的户外空间,包括香料园,果树,绿地,环境宁静宜人,供幼儿游戏。 该学苑为18个月至6岁的幼儿提供宽敞的教室,艺术工作室和室内活动区。 学苑课程设计独特,培养幼儿热爱华族传统文化,并为他们奠定坚实的华文基础。华语是以亚洲为中心的世界新格局的基本语言。在爱儿坊幼儿学苑,华语将成为幼儿的生活语言。幼儿通过精心挑选的故事来学习华文。该课程由中国和新加坡顾问团队的课程开发人员共同研发并融入本土元素。 学苑华文课程包含丰富的传统道德与社会价值观内容,帮助幼儿学习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社会责任感。 爱儿坊也开发了一套先进华文数学课程,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使用数学。 它根据当前国际最佳教学实践和教学法,强调幼儿学习数学的发展性、顺序性和结构性。课程教学内容衔接新加坡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 学苑每周一次的华文演艺课程包括节日、文化、艺术,这有助于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品格、行为和社会价值,让孩子们沉浸在丰富的华族文化学习环境中。 幼儿预备班至幼儿班的孩子们将沉浸在百分之一百的华文语言文化中,而幼一班和幼二班的孩子们也有百分之五十的时间浸濡在华文语言文化,因为那时他们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华文基础。 幼二班的孩子们还将有机会参加汉语考试,这是国际公认的汉语水平考试(HSK)。 选修课程包括在特设的爱儿坊创意工作室进行的艺术课程。该课程以小组进行并提供各种创意材料,让他们探索与发现不同材料的特征和应用。鼓励幼儿在多姿多彩和富有艺术特色的环境中自由表达和创造,这符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技能发展。 舒适的接待区,欢迎孩子和家长们。 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教室支持幼儿的学习。 爱儿坊创意工作室是让幼儿尽情挥洒创意的空间。 香料园和果树是爱儿坊华文幼儿学苑学习环境的一部分。 爱儿坊开发了一套先进华文数学课程,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 每周一次的华文演艺课程旨在让孩子们沉浸在丰富的华族文化学习环境中。

June 11th, 2018|

集团投资人民币3700万元在中国著名古城诸暨开设爱儿坊幼儿园

科思达教育集团(CEG)将于2019年初在中国浙江省诸暨古城开办拥有15间课室规模的爱儿坊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6666平方米。诸暨市人口约107万,距杭州约40英里。 诸暨爱儿坊幼儿园位于春江路,总建筑面积为5,630平方米,室外面积为4000平方米。 幼儿园的建设将计划于2018年底完成, 幼儿园将于2019年3月投入使用, 该项目的总投资成本为3700万人民币。 这所拥有450名学位的大型幼儿园将为2至6岁的儿童提供保教服务。幼儿园设施包括音乐教室,创意艺术室,舞蹈室,烹饪兼餐厅,电脑室等等。 集团高度重视诸暨爱儿坊幼儿园的设计,与当地合作伙伴曹鑫奂先生力邀新加坡知名CPG咨询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的设计方)为幼儿园做建筑设计方案。CPG曾参与中国许多城市的商业和住宅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拥有40年的学前教育经验的科思达教育集团将与CPG密切合作,为幼儿设计提供最佳的学习空间。 CPG整合了外部的绿色空间,形成学前设计的典型元素。力求实现爱儿坊 “多元学习,健康生活,快乐运动,自主游戏” 的教育理念,运用时尚前卫的设计思路,幼儿园将突出优雅华丽的中央庭院式结构,把中央庭院与每层幼儿园的室外活动绿地紧密相连,完美地呈现安全舒适,绿色健康的互动幼儿生活场所和学习园地。 诸暨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 前476年)传奇美人西施的故乡,她曾经牺牲自己而拯救了祖国。诸暨还拥有许多著名现代及当代的学者,艺术家和科学家。如今,诸暨拥有良好的教育体系和强劲的经济环境,其2016年人均收入为53,527元人民币。 诸暨爱儿坊幼儿园外观效果图 ( 鸟瞰图 ) 诸暨爱儿坊幼儿园中庭效果图 (中庭) 诸暨爱儿坊幼儿园效果图 (大门/入口) 诸暨爱儿坊幼儿园效果图 (南面户外活动区)

June 7th, 2018|

200多名学前儿童参加保护野生动物主题徒步活动

星期五一早,科思达教育集团旗下的幼教品牌馨乐园幼儿园和育星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起来到新加坡动物园参加世界野生动物日主题活动,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一起度过了开心、充实的一天。今天,共有200多名5岁以上的孩子参加了这次活动。野生动物园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这些渴望亲近园内“住民”的孩子们。 国会议长陈川仁与馨乐园幼儿园和育星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起参加动物园徒步活动 国会议长,同时也是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旗下,万礼生态园控股公司(Mandai Park Holdings,MPH)副主席的陈川仁先生和孩子们一起互动。陈先生也为今年的活动主题 “心手相连,共同守护野生动物” 揭幕。这个主题旨在提高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并呼吁集社区、企业和个人等多方面携手努力,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多样性。 科思达教育集团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组织这样的实践教学把孩子们带到户外,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同时启发他们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努力。 新加坡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和馨乐园幼儿园的孩子们分享非洲小刺猬栖息地的特点 育星幼儿园的孩子们近距离亲近球蟒 大多数孩子只有在动物园里,才能看到这些教科书和电视上提到的动物。漫步在动物园中,他们好奇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动物们栖息环境的知识,也身临其境感受偷猎对动物们的威胁,还学习到那些可爱的动物朋友们的家园是怎样被破坏的。 兴奋的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来自澳洲的濒危物种:髯龙 新加坡动物园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其中的一些物种在世界上濒临灭绝。在活动中,工作人员启发孩子们成为野生动物小管理员。6岁的Katie Lim说:“我最喜欢的动物是老虎。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的家园,不要采伐森林里的树木,让它们在那里一直生活下去。从现在开始,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回收利用废纸,因为纸都是大树做成的。” 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环保中来。 作为保护野生动物倡议的积极支持者,科思达教育集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们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组织的各项活动。

May 2nd, 2018|

乐心儿建于公园内的大型托儿中心正式开始运营

外形像可爱蝴蝶茧般的乐心儿盛港河滨公园校区,在万众期待下终于“织造”成形! 至今,已有一些孩童来到了我们崭新舒适的校区,开始他们的学前学习之旅。这座设计概念独特的校区,在其设计之初便以培养儿童的终身学习为核心理念,同时致力于为我们的孩子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乐心儿这座建于盛港河滨公园的两层楼茧状托儿中心,建造面积达3,900平方米,可容纳462个婴、幼儿。它于2018年2月5日开业当天,迎进第一批纯真快乐的学龄前儿童。 孩子和老师们在盛港河滨公园校区进行户外游戏 这所座落在盛港河滨公园被绿意环绕的托儿中心,在设计和设施上花足心思,旨在让孩子们在一个安全又贴近大自然的环境里,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及对科技的认知。 校园内设有一个带天桥的室内花园中庭、一块蝴蝶园区、一片用作艺术活动兼阅读活动的开放式空间。另外,当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用餐空间,餐桌上的食材都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培育打理的种植园地。一座曲折旋绕犹如“小毛毛虫”的户外主题游乐走廊与中心诸多地方相连。而我们的大型多功能活动室正面向着公园外的一片绿意和美景,为进行各种互动游戏和体育活动提供了绝佳的场地。 室内花园中庭 艺术教室兼阅读空间 豆豆班课室 托婴班 中心旁边即是社区游乐场和花园。后者是在与国家公园局(NParks)合作下建设的,旨在响应当局推出的“社区融合”计划。 以上这些设施在协助乐心儿实现综合主题课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的课程以四位国际知名幼儿学者的教育理念为基础,致力于通过平衡的方式同时发展孩子的智力和情感技能。此外,在这些坐落于自然环境中的学习场地上使用各类教育科技,亦有助于促进孩子对科技发展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帮助他们为21世纪所需的技能做好准备。 乐心儿创始人关燕玲博士表示,建于公园中的新中心设计独特,能帮助我们的孩子成长为健全的个体,使他们既具备强健的体能,也在社交及情感表达方面充满信心,对环境抱有责任感,并且对学习充满求知欲,以及对取得成功矢志不渝。

April 25th, 2018|

乐心儿主办新加坡首个学前儿童“编程一小时”活动,致力培养下一代的计算思维

来自13所乐心儿托儿中心的约250名儿童,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届学前儿童“编程一小时” 1聚会。这个与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共同合作的课程系列从2017年11月展开,为期一个月。 通过采用IMDA的获奖Playmaker系列2科技型玩具,乐心儿不但将有趣的编码活动列入学生们的课程计划,更让其进入家庭学习范围,使家长们也能一同参与。这些举措旨在通过学习编程技能开发孩子们的计算思维,并培养孩子们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西岭校区的孩子们通过与KIBO机器人互动,学习编程并培养计算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程一小时”活动中所采用的科技玩具已被纳入乐心儿的STEAM(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学中。这些基础编程活动致力于帮助孩子们学习简单的编码技能,并通过深受欢迎的儿童故事激发他们对STEAM的兴趣和潜力。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部长兼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李智陞先生于2017年12月8日,在义顺11道61号的乐心儿义顺校区主持了“编程一小时”闭幕日仪式。 李智陞部长与义顺校区的孩子们在“编程一小时”闭幕日进行互动。 到访期间,李部长与义顺校区的孩子们进行了欢乐的互动。现场可见孩子们面对老师发出的挑战,都积极发挥无限创意利用可编程玩具来解决问题。这也让李部长观察到孩子们是如何进行基本编程实验,比如重新编排和评估Code-a-pillar 、Bee-Bot和KIBO机器人玩具的部件,以便调整它们的移动顺序。 此次活动结束后,李部长也在面簿上表示,很高兴看到老师们通过引导孩子们完成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将孩子们的想法转化为行动,使整个比赛变得丰富有趣。 他补充道:“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能够在早期通过有意义的游戏接触编程,是为他们成为面向未来的新加坡人铺路造阶。” 1“编程一小时”是一项鼓励1小时电脑科技学习的全球运动。 2 IMDA PlayMaker荣获2017年东盟信息通信技术金奖(公共部门类)。

April 25th, 2018|

科思达教育集团旗下第一所国际小学——格林国际学校

科思达教育集团旗下第一所国际小学——格林国际学校成立了! 占地三英亩的校园紧邻本土鸟类和迁徙候鸟的栖息地 科思达教育集团旗下的馨乐园长期以来都是各地区领先的学前教育机构。科思达在过去40年中,建立了拥有超过100家幼教中心的庞大教育网络,在新加坡及各地区培养了超过1万5千名幼儿。多年来,家长们一直关心孩子在学前阶段之后的教育问题,希望孩子们在幼儿园毕业后,仍然能够在馨乐园式的创新教育理念下学习并成长。 为此,科思达教育集团创办了旗下第一所国际小学——格林国际学校。学校的成立正是为了将馨乐园的教育理念延续至小学教育阶段,为有意让孩子接受国际学校教育的家长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完善的生活设施、自由和健康的成长空间,学校特此聘请了曾任职于英国、瑞士、澳洲和东南亚多所著名国际学校的专业人才加入格林国际学校团队。 【学生日常·创意学习】 创新引导·发散思维 “创新决定未来”,是格林国际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了适应如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学校鼓励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并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精英。 格林国际学校拥有先进的驻校创新团队,致力于为老师激励及引导学生开发、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专业且全方位的支持。 【格林国际学校·图书馆】 奇幻新颖 · 学习之旅 格林国际学校以英国《剑桥国际小学课程大纲》为基准,为学生提供优质专业的教学。格林老师们将使用独特的跨学科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寓教于乐,创新思维引导学习 重塑自我,发散思维自主探究 格林国际学校与馨乐园同坐落于杨厝港路,总占地三英亩,紧邻本土鸟类和迁徙候鸟的栖息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学校创新教学提供了先天条件。“小小花园”教学,让师生把教学搬离传统课室,让学生积极参与花园的设计与建设,并亲身体验先进的科技和可持续发展。 格林国际学校旨在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拥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致力让孩子们成为快乐、自信并负有责任感的社会一员。 校园附近常见的啄花鸟 “小小花园”教学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可持续性发展 [...]

April 5th, 2018|
返回顶部